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叶天废 太阳 艺栈
  ytf.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9998
最新博文:
江城艺坛 魂 魄 之 舞—叶天废书法作品展观      一叶红秋 石破天惊—叶天废先生书法作品展      名家 叶天废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叶天废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我的动态    
一叶红秋 石破天惊—叶天废先生书法作品展
发布时间:2007-06-05
P   江城迎来了一个不平凡的盛夏,叶天废先生书法作品展(以下简称书展)于7月18日在市(吉林)博物馆隆重地揭开了序幕,一两千人书法爱好者忘了酷暑蒸人。争先恐后前来参观。这是江城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盛事。/P P   在展室中,我被大小几百多幅作品惊呆了。叶先生名天废,字娲石。当年女娲补天开山劈石,石破天惊,震动天庭。而今天的书展,火红的经霜一叶在江城大地上闪光,白山更显巍峨,松水愈发清丽,何止是石破天惊的震响,叶先生像一匹狂放不羁的脱疆野马在书艺的时室中任意驰骋,翱翔。叶展的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那就是他的鲜明的书法艺术个性,他的多种造形手法,在中国书法史上闯出了一条新路,揭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这些论断我们还是要从具体的书法作品中一一加以论证。/P P   字无常体。叶天废先生对真草隶篆可谓诸体兼备,但这里要谈的是他在行、楷方面的多体。古今著名的书法家,都以一种书法体形成自已的独特风格,并在人们的心目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以书展中的小楷为例,用金粉书写的《多心经》、《抽思》、《书谱》等小楷,可谓字字珠玑。妍媚喜人,看了这些作品,我想起了张怀瑾评论卫夫人的书风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唐人书评也说:“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把这些评语用在这些金粉小楷上也无不当。金粉小楷结字娟秀,妩媚工整,其中我独爱节录孙过庭书谱一幅,它可以与赵孟頫的《洛神赋》相媲美,但叶先生的小楷书风并没有在金粉书风上停步,他的《滕王阁序》、《录洞庭春色赋》小楷书风为之大变,小楷结构不见娟秀妩媚踪影,出笔收笔,圆顿清润,捺不出锋,撇任笔势,随情达意,直抒胸臆,呈现质朴自然之美,这是叶先生在小楷上又创一种书体。风格迥异于前。再以行楷和行草而论,最引注目的是那幅四条屏,写的是杨铁崖《临江仙》词,这是一件木刻拓片作品,笔力苍劲豪放。看到这幅作品,像面对一棵古松,挺拨耸立。有人说是继承了米芾的书风,我看是学颜的结晶,大气磅礴,非同凡响。 这幅作品写于乙亥秋。三年后即戊寅秋,叶先生又以横幅形式写了这幅《临江仙》词。前如高山,后如流水,后者把“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竟然当作长江写之,笔势如狂涛怒浪一泻千里,这与四条屏的书风,严峻挺拨之气度大不相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让我选择,我还是乐山。我在那四条屏面前,站立很久,欲去几回顾。你看那“滚滚”二字重笔浓墨,气势非凡,“长江”二字,“长”则细长,“江”则横广,整幅字,形态有大有小,有长有扁,有的宽博峻峭,有的古朴奇宕,各具姿态。最后一些词句,用两行小字书之,与前面大字相互映,这是事前的总体设计的体现,结篇布白,疏密相间,气势贯通,令人有一种和谐统一之感。/P P   汉字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书体结构,而对一位书法家来说,能够形成一种书体,亦是难能可贵的了,而叶先生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以多种书体为之,这恐怕在我市的知名书家中是少有的一位。/P P   式无定格。就书法艺术形式如何去反映内容来说,几乎是被人们遗忘了的一个重大课题。或者有人说,只要把“字”写好了,什么形式都无所谓了。但在书展中许多作品是表现同一的内容,由于所用形式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以“放鹤”为例。一幅是以重墨书写“放鹤”二字,中间小字朱书崔灏的《黄鹤楼》一诗。另一幅是把所写的“放鹤”二字作双钩形式衬为背景,书面写崔灏的诗。前者“放鹤”的“鹤”字,表意鲜明,作者起笔的一刹那写了“歪头式”的心境:“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心”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诗》中有道:“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现在那只母鹤已把子鹤搂在自已的怀里,子鹤亲昵地偎倚在母鹤的羽翼之下,放鹤已归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年代已成为过去。而另一幅“放鹤”双钩为背景,画面上突出了崔灏的诗,令人发出“鹤去楼空”的慨叹。形式不同所反映的意境又迥然有别,再以“渔烟鸥雨”为例。一幅里四字并排,“渔”和“烟”的上面,用“土”与“黄”两色轻轻的一抹,一种烟雨迷蒙的景象浮动在眼前,让人们想到张致和的《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家江上的生活,渔人每日出没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与鸥鸟作伴,唤起人们的联想。即是与人最相亲一种水鸟,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子继父业,父亲养老在家,其子每日出海打鱼,天长日久,成群结队的鸥鸟飞落在渔船上,许多鸟也落在年轻人的头上肩上,只要年轻人一招手,那鸥鸟就落在他手上。父亲听说这种新鲜事,便对儿子说:“你再出海,当捉几只鸥鸟回来。”但第二天出海,却见不到一只鸥鸟的身影。后来年轻人转变了捉鸟的念头,成群的鸥鸟又回来了。每逢疾风暴雨袭来时,成群的鸥鸟用一叫声向渔人示意,渔人知道是鸥鸟发出了信号,便赶紧扬帆返航,因此,鸥盟,鸥鹭忘机,常常成为诗文中的典故,也是诗书画家常见的题材之一。同样的这四个字,叶先生把它作为书名,写在书的封皮上,形式一变,给人的联想也大不相同,作者精心设计的书封,在一整张宣纸上右边按比例画了线装书的装订线,在书封的右下角,画有圆形“瓦当”图纹。左边的扉页上竖写:“渔烟鸥雨”这个书名,于是一部古朴,典雅而又庄重的线装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几乎要动手去翻阅一下这书的内容。然而这是一幅字画。这个作为书名的“渔烟鸥雨”的内涵,要比前一幅更为广阔,你可以想象,可能是一部诗集,也可能是一部山水画集。甚至是渔家生活的“琐谈”。形式作用于内容的联想有着极其微妙的变化,所以有人才说“艺术乃是有味的形式”。尽管都是“渔烟鸥雨”四个字,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同一的内容却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不同艺术效果。叶先生每当确定一幅字的内容后总是认真思索用什么样形式去反映。如写“霁”字却用一整张宣纸写一个很大“霁”字,成了一幅中堂字画。“霁”字四周是雪白的宣纸,所留的“白”,给人联想到雨霁之后的万里晴空。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虹消雨霁,彩沏云衢”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但我们再看另一幅,在直径不足七八寸的圆幅宣纸上,叶先生却用小楷写了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这个形式表现这篇赋,在中国书法史上简直是堪称一绝。这一小小的圆幅,它似一个洁白的磁瓶,叶先生小心翼翼地把“洞庭春色”这一美酒装到这个“磁瓶”里了。让“磁瓶”的周围薄厚均匀地显示了“磁瓶”的厚度。写成后的这篇赋贴紧磁瓶形成一个绝妙的“圆”,如果漏出了一滴“酒”不仅要涨破磁瓶的边缘,而且也形成不了“圆”,我们好像从这个磁瓶中闻到“洞庭春色”的“酒香”。叶先生无论是长条,还是斗方、扇面,乃至条屏手扎,运用各种书法形式,真是让人留连忘返,读之心动。歌德曾说过:“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叶先生的书法以各种形式都是他的独创,而且这种形式是独家“产品”,享有“专利权”,别人不能再去模仿。叶先生在发明创造各种形式的时候,对别人来说是一种“秘密”。这是叶先生不断精心探索的结晶。/P P   书无定法。叶先生在创作一幅书法,从内容上遵法而不拘泥于法,从形式上根据内容的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也是不拘一格的。除此而外,还吸收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皴擦、渲染、粘连、烘托等,这就使作品格外生辉。如斗方写蔡邕《笔论》的那一幅,把“书者散也”的几句话分成三三六四四五行来分写,下面又画了大小山石和淡淡地几笔幽兰,正是画传书艺,书借画传,右下角几行朱书小字,参差错落,更使这幅作品虚实映衬,色彩鲜明。在山水画中,云水山石为了渲染气氛,用粘连手法更使山石蒙胧,云水苍茫,收到意想不到效果。粘连,在篆刻中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吴昌硕所刻“吴俊卿信印利长寿”九字自寿印,九个字排成三三方阵,几乎是字字粘连,笔墨之趣,全用刀石出之,充满氤氲浑然一体的气势。在书法创作中,毛笔饱含墨汁书写,笔画间落笔的刹那,界线分明,由于墨汁渗浸,很快晕成一体,这是书法粘连的现象,如”放鹤”的”放”有意把”方”和”文”字紧紧地粘连在一起与下面的”鹤”字相互应,”放”字又用浓墨出之,墨色黑如儿童的眼睛,这使画面更加生辉夺目”眺远”一幅,下面的一行“无它求”的“ Yo ”字,下边的四点变作连三点,与上面的一横粘连在一起,体现了作者情绪上的密切无间,把自已的一生书艺生涯供献给人民,其它还有何求。《醉月》一幅是字画也是一幅水墨丹青。《醉月》主题一边的题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字的三点水最后的一挑伸到第二行“望”字之下,把“遥望”和“洞庭山”相隔断,这大概是作者有意的一“断”,不仅使行气融和一体,而且这断的正是洞庭湖水与隔水遥望相互应,把闪烁迷离的“醉月”的意境进一步升华了,再如书写完周晋的《点绛唇》词,用朱笔圈句,也是书家的一个创新,虽然只是几个红色句号,却让人们恍惚听到了古代词人在按词调吟唱的声音。/P P   叶先生在展出的几百幅作品中,如何用恰当的形式去反映所写的内容,都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方才着笔作书。妙幅生辉是经意又像不是经意,这正是词论中所说的“不经意之经意也”。王羲之写完《兰亭序》后来他写了许多幅,都是想要“经意”写好,但无论怎样“经意”再也写不出第一幅的兰亭序了,这正是古人所说的“无心者自近,有意者反远”之意也。/P P   叶先生的书法作品展,对我来说无异是上了一堂生动切实的书法教育课。所论未当,还请叶老师和诸位方家教正。/P P   书完草稿,偶尔在《企业与文化》上看到木子所写的《帮帮我们的艺术家》的文章,才知道叶先生的夫人叫郭宏,因此“一叶红秋”这个题目在原意上又多上一层含义,真是一语双关了。/P P时在己卯年大暑  /P P吉林文史者 李国芳BR/P
评论(2) | 阅读(642)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标题:网友
佩服
时间:2007-08-16 来自:222.168.*.*
标题:书画
叶老师太佩服您了!
时间:2007-06-23 来自:60.216.*.*

| 共2条留言 | 页次: 1/1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2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书法6 ()
书法1 ()
书法28 ()


我的最新动态

江城艺坛 魂 魄 之 舞—叶天废书法作品展观
一叶红秋 石破天惊—叶天废先生书法作品展
名家 叶天废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叶天废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2008-03-25 16:57:09
好喜欢呀!
hua
2007-09-20 17:05:12
好!
dntallby
2007-08-16 11:00:17
作品真的不错,值得学习和欣赏
网有
2007-08-16 10:40:08
近50年了
王朝中
2007-07-21 21:05:40
无论是书法形式的探索,还是笔墨感情的流露,都达到了人生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好!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叶天废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